文/周楚人1993年于北京香山
杨彦书画卷一P28
国画在无数先民和历代高贤的努力下,已拥有极为完善的具象和意象二大范畴,唯抽象尚未能充分展开,时至今日国画自身规律决定了它在发展中,势必要突破意象圈子。杨彦的水墨长卷《生命的律动》就作了跨出这一圈子的可贵尝试,他是真正切中了时代脉膊的人。他的画仍保留着意象的强烈的胎记,诸如书写型的线条、丰富的笔墨变化,缓急有致的章法,乃至程式语言的大量运用,但就画意而言.已经不完全等同于意象画之借意、喻意、寄意、写意等方式,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意的定向性已趋减弱乃至模糊;也可以说意的多义性得到实现。这种多义性,使观者捉摸不透,似有还无,似是而非,若此若彼,非此非彼,也就能引起更宽泛,更自由的联想,更耐人寻味而又更把握不定。这种审美感受之丰富性,宽泛性是意象绘画所未曾达到的,有着很吸引人的魅力。已经胎脱于意象画。
1、从表部看,就笔、墨、水、色所构成的画面而言,笔态生动,多波状纹和弧形之运用.运笔速度较快,且简略;墨彩偏温,造成一种沉浸于水中的气氛,色阶拉得很宽,充分展示了对于水分的控制功底。章法自然,在大的背景中,安排小的流象,起止转换确切。以墨胜。
2、从里部看,上述各项之内在意蕴。反映出作者情绪之起伏,似物象生命的节律,宇宙精神的神秘,生物链之循环等多样的统一,一切即一,一即一切,通透圆明.心无挂碍。以韵胜。
3、从中介部看,大到章法的趋势,小到程式单元符号和它们之组合,统可称为几何形制。大平中有不平,时而舒缓,时而峻急,在形制单元上,设计成起、行、伏三个波段来完成,同时注意到了所占面积上的相互关系,或穿插或避让,欲灭还生,将无又有,连绵不绝而又转换有序。他很好地驾驭了中介部,他的主要优势,尽在于此。尽管从表象看尽为笔道所表现,但几乎略去了所有的细节,而使观者莫辨所以。鱼乎?
卵乎?
波乎?
涛乎?
沙乎?草乎?
什么都在这浑沌之中存在,绝不搞琐屑的皮相功夫。这正是他的几近狡猾的聪明所在,他是真正把握了国画以骨法取胜的妙诀。以笔胜。
总的来看,可以说是皮润,骨强而髓精。
……
在磅礴恣肆的山水画传统手法与当代艺术真味的碰撞中,杨彦努力在寻找并获得了心画极为自由的创作方式——生化法。一笔开始一笔随之,成于万笔,归于一心,这对于及时记录瞬间感受,具有极大的灵敏度和随机性.是大手笔的必然产物。也是国画创作之穴中虎子,乃民族绘画之精华所在,我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掌握这个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