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嘉善
二零零年夏于羊城
我出生在祖国的南疆,是一个地道的南蛮子,可以说对绘画的认识知之甚少,但我喜欢读画,特别是好画。有一次我在拍卖会的预展厅里看到一幅水墨淋漓、画面宏伟、层次分明的山水画,初看觉得很像李可染沉雄博大、黑白对比强烈的风格,又有傅抱石恣意不羁的神韵,从画面的点、线、面表达来看,又似乎感到黄宾虹在说话,但细看又觉得作品的整体风貌和个性是几者间笔墨的另一创意和发展,是属于另外一个作者本身的东西。我激动地凝视着画面,仿佛看到了中国水墨画在朦胧中出现了一丝新的曙光。杨彦——画家的名字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中。
天下的事有时非常凑巧,那天竟然在大街认识了杨彦。后来我成了大獒堂的常客,并有幸经常看到杨彦挥毫。杨彦平易近人,看他作画有无限的乐趣和得益,有时他一边作画一边解释国画的原理、笔墨的关系、画面的处理。画家渊博的知识和绘声的讲解加深了我对中国画的认识和对杨彦山水画的理解,他的画除了有深厚的水墨传统功力外,创新意识极强。远看画面气势宏远,层次分明,错落有序,让人如临万水千山,顿生豪迈之情;近看笔墨精妙,画中有画,生动的细节况味无穷,可以使人跟随画面漫游江山,享受生命之乐。
杨彦的作品能深刻理解和把握“雅”与“俗”的辨证关系,他苦苦地追求艺术的创新和个性。把握“雅”的尺度,通过求“俗”让人们能够走近、走进他的艺术天地。这是我从五年前出版的《杨彦书画集》卷一、卷二中感受到的,我觉得这是也应该是大师级艺术家的智慧所在。近年来,杨彦的新作又不断问世,显然他是向更高的境界上迈进,从中我看到了他的勇气、睿智和旺盛的创造力。半年前,我建议他做出版卷三、卷四的准备。当又是两本厚厚样书呈现在我眼前时,我兴奋不已……
我深深地期待杨彦能把握和发展民族绘画的精义,为中国画创作开拓新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