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过了
徐聚一:你来京闯荡也有许多年了。而且你又一直是处在主流之外的。
杨
彦:“草头王”。
徐聚一:艺术这碗饭你吃了不少年,毛笔捏了40载。吃来吃去,你感到累不累?因为我们大家都清醒这是一个怎样的文化背景,怎样的社会背景,怎样的政治背景。你回顾起自己数十年来的艺术征程时又有什么样的感慨呢?
外界提起你杨彦最终还是“不容易”三个字,这三个字里面真可说是意味深长。你自己又是怎样体会“不容易”这三个字的?
杨
彦:此刻窗外的月光或许可以代表我此时的心境,今天是十几呀?
许宏泉:十七吧?
杨
彦:是过了。过的感觉,累过了。这么多年,最根本的是生存压力。这个压力迫使我要画二种画:一种是由心而发的,最愿意画的,说是学术也好,艺术本体也好,是怎样摆正与艺术的关系也好,艺术家究竟干吗?一一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好再一种就是要画一些迎合大家的画,或者迎合收藏家的画,或者是迎合时局迎合大展的画。我觉得只要是参展的画,甭管是全国美展也好,还是前卫艺术群体展也好,跟我本体艺术追求都不是一回事。我都要违心地去做,都要勉为其难地去做。这样子呢也做了一些,不少的展览都参加过,基本上都是被动地参加,主动出击的展览对我来说几乎是没有。
这么多年下来,自己搞过一些商业性的展览,也搞过一些“自慰”式的展览。所谓“自慰”就是安慰安慰自己。这么多年苦下来了,把东西都拿出来给大家看看究竟如何,寻找一个评说。另外,有些画挂在大厅里看与在自己的案桌上看,在自己家里的小空间里看,是不一样的。刚才你们问我累不累?一个字:累;两个字:太累。
也有一些体会
徐聚一:那么累之下又有什么样的感想?
杨
彦:“累”之下有一点感到可以自慰的,是确实在探索方面也有一些积累,也有一些体悟。中国画究竟将怎么弄下去?艺术跟生命本体的关系?对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悟性。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累的因素太多了,什么家庭呀、情感生活,包括精神的肉体的,这些因素太多了。压力太大,人到了四十多岁以后身体上也会小有变化,一会儿牙痛,一会儿颈椎病犯了,一会儿画家的职业病肩周炎也会犯。这些东西往往是没办法的事情,加上我画画的量很大,可以说是个工作狂,这个职业病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了。现在要画小一点的作品马上颈椎就不行,画一些大画状态还好一点.
不知道哪个对
徐聚一:那这个画画状态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态?
杨
彦:有时在画之前,会不知道为谁而画。为展览画?为买家画?还是为历史画?有时还觉得自己肩负着重任。把责任担在自己肩上,我们不去完成谁去完成?我有时看着挺谦虚,其实心里头还挺狂,好像这桩事我能盯着,就看我的了,有这种感觉。有时拿起笔来还真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劈头盖脸地砸两笔再说,来了,这一笔上去就生发了。这一生发,就一发不可收。最后画成什么样的东西还真不可预测,往往会出奇制胜。有时要让给艺术的自律性。因为自己难以控制,摆不平了。名也好,利也好,艺术学术也好,到最后都是绞在一起的。不知道哪个对。看淡一点,好像学术也烦人,就应该画画,什么学术不学术的,学院派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全国美展爱展不展。可是有时总想争点什么名分,总想愿意看到自己的成就。这变成了一种欲望。
徐聚一:你认为这是一种动力吗?
杨
彦:很自然,有时候动力来自好多种。为爱情会有动力,为山水立传也会有动力。中国的山水资源非常丰富,一个山水画家生活在中国,是有幸的。我们不费太大的力气就能看到山河的地貌变化。无论是在轮船上看到平原的东西,还是在飞机上看到深远高远大俯视的东西,甭管视觉张力各有不同,我们都会有震撼、有体悟、有感受。另外像范宽的,还有宋代好多场景恢宏的大山大水,包括《千里江山图》
,这些人所缔造的山川,也始终在震撼着我,呼唤着我。
还得把艺术搁进去
徐聚一:作为一个山水画家,你怎样去面对自然或者说怎样把握你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能这种关系有时与恋人之间的关系相仿佛,一方太过殷勤反而讨不了好,有时疏远一点反而距离产生美。
杨
彦:生命本体面对自然而来的激动,往往不够力量,因为还缺乏文化性,缺乏积淀。冲撞之后,还需要平静下来。举个例子,我在“近水山庄”的时候,一直想画它。亚老的“近水山庄”是苏州东山太湖边上的一个老宅院,文物保护单位,明代的建筑。这里有山有水,使得这建筑非常幽
静。
我在这里生活了半年多,但当时怎么画也画不好。为什么?因为每样东西都打动我。白墙黑瓦,月下的回廊、芭蕉、桂花,包括亚老与猴子戏耍的情形,等等等等的种种动态的与静态的,都在眼睛面前不断地闪烁,不知道抓住哪个。等回到北京半年多以后,我突然间在脑子里出现了一个房子的大的几何形,黑白对比,庭院的幽深,阴雨天感觉更幽,如果大太阳照着,感觉就不一样。另外芭蕉叶、风吹时发出来的声音,加上孔雀。当时院子里养了很多的动物,最后能勾起我,想让我表现的,就是这两只孔雀。因为有前后院,公孔雀与母孔雀有时各自分开了,一只在前院,一只在后院。公孔雀只要一叫,母孔雀不会超过半秒的‘,肯定是两声咕!咕!第一声是公的第二声是母的,这两声贴得非常近。它们虽然看不见彼此,可是却有个照应。像这种情形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所以最后我在画这个庭院的时候,我很浓缩,几个重点符号都出来了。白色的椅、桌,房子的造型是苏州最典型的,有点盆栽,两个孔雀,后面一个围墙一收就是院子,再后有山,幽幽的,阴雨天。
抓住了这几个具基本元素,基本的造型,我一画画了十几张,手法不同,但是基本元素就这么几个。这是举个例子。反过来也一样,去了三峡也好,去了黄山也好,去了祖国的任何一个名山大川,那种震撼,那种兴奋,回来以后都消化一下。这消化也就是所谓的裁剪。然后绘画的东西要进去。因为原来仅仅是生活,还得把艺术搁进去。
许宏泉:写生画得多吗?
杨
彦:早期画得多。在30岁之前吧,我一出去就是好几本回来。
现在出去看的多、体悟的多,一边看山一边想画,想画也就是回想视觉经验。这画包括西洋的,中国古代的,现代的,反正是我曾经过目过的,面对丘壑去作一些联想,作一个比较。
徐聚一:作一个验证。
杨
彦:然后也对照一下此前我自己的画,看看有没有可能再有新的发现,原来不曾表现的,现在能不能表现;原来没有表现好的,能不能表现得更好。
我们拿起笔来的时候想得往往太多
徐聚一:曾听你讲过一个故事,你在近水山庄的时候与亚老的一个女学生一同出去写生。这个故事觉得很有意思,似乎颇有艺术的道理在里面。
杨
彦:那是一个春天,东山的梅花都开了,阳光灿烂的早晨,亚老一高兴就叫他的徒弟小曹,带着我去转转,去写写生。太湖边有些老的渔村,去看看。主要是爬爬山,花开了。就出去了,带着写生本。就是那种煞有介事的很认真的,准备在外面弄点写生稿回来,爬得高有俯视感的时候,景色确实非常好,怎么看都是画,就跟到黄山似的,看哪儿都是景。结果我来到了一片梅林前,树底下正好有一大堆稻草,已经被太阳晒干了。我在这稻草堆上躺下了,这一躺下,梅花都在我的上方,蓝天映着梅花,小风吹来花瓣有点洒落,落在我脸。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想不起来有没有做梦,反正我睡了。我想有梦也肯定是好梦,一觉醒来,我再下山去找她,她已经画了好几张了。她问我画呢,我说没画,就睡了一觉。等回到家,她就跟亚老告状,当然是开玩笑。她说他一张没画,就上山睡了一觉。亚老说她,你不懂。我感觉当时我是一种贴近,就是人跟自然的贴近。这种贴近与我捕捉景色时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画画的时候也无非是想进入这样的境界。如果画有如此的境界,则是不失为好画的。但我们拿起笔来的时候想得往往太多。
傅抱石 李可染 黄宾虹
许宏泉:你跟亚老以及你的启蒙老师华拓等许多南京画家有过很密切的交往。在所谓“新金陵画派”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中,你的画肯定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他们的影响。
杨
彦:受过启蒙,这是没得说的。
许宏泉:除了江苏画家之外,你后来又与李可染先生有过接触。李可染也是一个重写生的画家,对丘壑之胜的迷恋是无法挥去的。黄宾虹是中国传统绘画笔墨的最高峰了,也可以说是最后一个笔墨大师,在目前来说这句话是成立的。那么你是怎么去体切丘壑与笔墨之间的关系的?而江苏画派包括李可染先生,我们觉得他们在笔墨的境界上远远没有达到不说黄宾虹这种高度,甚至还没有自觉。除了亚老在晚年终于有所认识与觉悟。
杨
彦:但他们的作品,像李可染的对自然光的把握与表现,确实能唬倒一批人,也算一家,也是一个版本。
徐聚一:像“新金陵画派”里面,自然就是美,而浮躁时代的人又特别向往自然之美,迷恋丘壑,以至于忘了“以溪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的古训。你也可算是造丘壑的高手,那么你是否警惕对丘壑的迷恋,甚至曾发问过丘壑之胜能否算是艺术终极等问题没有?
杨
彦:江苏画派归根结底要归在傅抱石身上。傅抱石也是注重生活的,有大量的写生作品,这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为政治服务。但是他更注重激情的表达,创作过程的潇洒,解衣
磅礴,淋漓的发挥,情感的瞬间宣泄,所以“往往醉后”,借酒呀,风驰电掣地用笔,速度、压力,很快,形成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画面。他是个即兴型的画家。相对而言李可染是理性的,呈现的是最后图式很强烈的画面效果,过程被淡化了。黄宾虹并不太过注重最后的画面效果,而是“内结构”。李可染也许觉得再搞“内结构”已无可能,他就搞“图式版块”,
他成功了。在任何一个展览里头把他的画挂出来,肯定最显视觉震撼力的就是他的画。直板一块,非常强烈。中国绘画历史长河顺下来的话,一人一张,顺到李可染的这张肯定是非常跳的。至于好多人也搞铁板一块,是后来的事情,在他之前没有。
该丢掉的还是丢掉
徐聚一:图式固然强烈,但与黄宾虹的画相比较,李可染的画却耐不起看。真正的铁板一块,只满足了一时的虚张声势而已。
杨
彦:但李可染先生毕竟是那条道上来的,文化、笔墨这一套耍得也很棒的,认识也是到位的。他晚年刻意追求的“图式”,是他一个明确的理性追求,是他一定要达到的。所以画“夜山”,
“雨山”、“夏山”
,这些“夜、雨、夏”,无非是为他的“黑”找个依托找个理由,越加越黑。傅抱石玩的是潇洒,玩的是痛快淋漓。这两种画在我手上也能耍。刚才你们问我到底适合哪一种,我想自己也快50的人了,也要定定性了。理性的板块图式,适合我将来往下走,另外则进一步完善潇洒淋漓讲究过程的。但这两块其实还不太好凑合,不好揉在一起。潇洒这一块,到最后能是很严谨的有系列的图式,几乎不太可能。中国画宣纸水墨的材料有极大的偶然性,对这个偶然性的把捉还是要靠修养的。修养高的可能把瞬间微妙的东西留住,所以叫“鬼帮忙”,
“神来之笔”。你要修养不高,就发现不了这个美,还会把它涂掉,以为不好。罗丹“巴尔扎克”的手,多余,跟整体脱节,这一块是好看,但跟整体不相干,可又舍不得丢掉,这个就看作者的整体修养了,该丢掉的还是丢掉。
封闭性的东西我觉得不舒服
徐聚一:你对确立一个自己的风格与图式,在以往似乎并未热衷或急切。相反在你的画里却
不避嫌疑地流露诸多近代名家的影响。比如张大千、李可染、傅抱石、黄宾虹乃至亚明等人。你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才如此定位的?
杨
彦:也敏感过图式,也试图想建立图式。但我想有得必有失,你得了图式,必然会丧失许多可能性,因为许多东西可能搁不进一个图式里。图式有它的局限性。我不愿意过早地被局限。我认为开放性的图式可能会更宏大一点。封闭性的东西我觉得不舒服。
徐聚一:所以你才不忌讳前辈画家的影响?
杨
彦:其实宣纸就这么大、这么长、这么高。画上不画下,画左不画右,图式规矩太多了,口诀也太多了。有的时候一张画下来,可能潜移默化容易让人想起这张画像谁,其实开始时并没有想要学谁。当然学习的过程,积累的过程,很难一下子脱开,难逃弥勒佛的手掌。
徐聚一:但你面对“难逃弥勒佛的手掌”这种境况时,你是怎样的心态?你是坦然处之,还是躲躲闪闪,或者是一心想要逃出去?
杨
彦:有时还是随遇而安的感觉。
徐聚一:你不在乎?
杨
彦:在乎过一阵子,又不在乎过一阵子。就是在变化当中。
许宏泉:不断地作出选择,游离于其间。
杨
彦:逃不掉的。
迁就也有个底线的
徐聚一:你进入市场可能比其他的画家更早。你是怎样来把握艺术与市场与经济的关系的?
杨
彦:没有画得好的最后是卖得不贵的,也没有卖得贵的是画得不好的。所以说无论市场怎么操作、怎么弄,最后画得好就应该有好市场,有好市场一定是画得好。不能说艺术是高雅而与市场没关系,这是胡说八道。
许宏泉:但是如果把你刚才“最后”两个字去掉呢?
杨
彦:我们要为最后奋斗。
徐聚一:你刚才讲的道理,只能存在于一个正常的市场里。假如你这番话是指美国或西欧的艺术市场,我们能相信。但是,今日中国所谓的艺术市场,首先是个伪市场,这个市场由各种暗箱操作与不正之风构成。现在恰恰是画得好的卖得不一定好。协会中人、学院里的博导、教授,都被认为有至高的艺术地位,画价自然就高,其实他们可能自己都知道自己的画也并不好,好就好在他们所处的位置。
杨
彦:但历史是无情的,最终这些东西必将灰飞烟灭,只留下作品说话。
许宏泉:如果主流给你机会,相信你也不会拒绝的。
杨
彦:当主流给我机会时,出于理性考虑也想抓住的,但最终还是放弃。
许宏泉:你因为面向市场,就自然会在意市场。不迎合市场,也至少会迁就市场。你如何来把握雅与俗的问题?
杨
彦:迁就也有个底线的。如果谁让我画个工笔老虎,我肯定拒绝,哪怕给钱再多也不会去画的。
进到作品里去看看再作判断
徐聚一:作为一个没有主流地位的画家,你也肯定听过不少外界对你各种各样的批评,甚至是非学术性的非议,你是如何面对的?
杨
彦:我最担心的事情是读画的人因为浮躁时代的影响,而不能耐心地进人我的艺术世界。比方讲,我的泼彩作品,里头的结构、里头的好多东西跟张大千已经走开了。但静不下心来的人就说“张大千”,一下子就过去了。大家都用石青石绿,他们看到石青石绿就是张大千,甚至一泼就成了张大千。我还是希望能耐心点,能进到作品里去看看再作判断。
许宏泉:你是一个高产的画家,可以说是笔不离手。你怎么看待行路之外读书的问题?你会放弃一些作画的时间去埋头读书吗?
杨
彦:不会!
许宏泉:读书可以去俗。你如何获得画外的?
杨彦:交往。比如与朋友的交往中来汲取文化营养。
时间:2004
年4 月7 日地点:北京· 杨寓
|